上一期重慶影院音響為大家講解了部分關于聲音回放的品質改善方法,今天重慶影院音響繼續(xù)為大家普及相關知識。
六、不能讓混響過長。
在鏡像反射點粘貼些小的泡沫塊并不會讓聽音室有過多的變化。然而,要是粘貼大塊的泡沫或是掛上相當厚實的窗簾時,便會因為吸聲過多而讓重放出來的音樂聽來有死氣沉沉的感覺。薄而輕的吸聲材料將能很好地吸收高頻,但卻對低頻不起作用。通常,吸聲材料的厚度得大體上同聲波的半個波長相當,才會起到吸聲的作用。對于10kHz的聲波來說,波長僅3.4cm,因此,因厚度幾個厘米的泡沫便可以吸收高頻;然而對于200Hz的低頻,因為波長已大到1.7m,因此,用厚度只不過幾個厘米的泡沫自然便無濟于事了。因之,聽音室內將明顯地會存在音調的不平衡。人們所聽到的將多半是帶有混響的聲場,而且高頻多被吸收而低頻吸收甚少。
七、為獲得最為恰當?shù)牡皖l便要反復試擺音箱。
關于音箱的擺放,這個問題比較復雜,此處只能作些簡單的介紹。有兩個會對音箱的擺放產生影響的因素,一是室內的諧振態(tài)勢;另一是聽音室的邊界對音箱輻射阻抗的加載作用。根據(jù)Allison(阿利森)效應,當邊界離開發(fā)音單元的距離為九分之一波長時,發(fā)音單元便不會為邊界的反射所加載。因此,音箱在該頻率時的聲輻射功率便要少些。
雖然可以利用計算機和專門的編程軟件來確定音箱和聆聽者的更佳位置,但花幾個小時的時間去進行反復的試擺仍是很值得提倡的。記住音箱中的低音發(fā)音單元離開地面,側墻和后墻的距離應當盡量選取不相同的數(shù)值。按照一般的擺放原則,這些間距中的中間值的平方應當大致上和更大間距與最小間距的乘積相當。如果將音箱擺放在離墻角較近的地方,低音便會有所增強。
可以用“顫音”(Warble tone)和聲壓電平表來進行測試,如果將音箱擺放在某一位置時能夠聽到較多的300Hz以下的聲音,便證明已擺放好音箱了。要是有條件使用一臺RTA 頻譜分析儀 ,便更易于確定音箱的擺位。對于音箱的擺放位置,應當有耐心,得反復地試而不要氣餒,因為通過辛勤的勞動便定會有讓人驚喜的收獲。
八、地面反射實乃聲染的一大來源。
前面曾提過,用吸聲材料可以吸收地面和天花板的早期反射的高頻部分。此處所指的早期反射便是在直達聲之后頭5mS內到達的那些反射聲。如此迅速便反射回來的聲波將會跟直達聲融合在一起。這些早期反射的兩個頂端倍頻程將只會產生一些刺耳的聲音,但是其中頻段便會產生聲染。由圖3和圖4可見,在存在地面反射以及對聽音室進行些基本的處理從而消除地面反射后的情況。
消除反射后,中頻段便非常的理想,響應已呈平滑狀態(tài)。這也是為何那些線聲源式的音箱會迷惑一些購買者的原因。由于不再有有所延遲的地面反射(或是更確切地講,地面和天花板以及音箱的組合已不再產生反射),所以音箱的聲染便自會降低了好些。不過,對于點聲源式的音箱,將仍然可以設法選購到聲染少的,如圖5所示那樣。問題是,為了獲得這么良好的特性,便不得不在地面上鋪上大塊的泡沫。當然,可以在聆聽音樂時臨時放上,不聽時便拿開。只在鏡像射點上擺些厚實的泡沫可以解決問題。
但是,側墻的反射卻是另*事。為了能夠增加些“空間感”,有些人便希望以有些側墻的反射為好。由于音樂廳極為高大和寬敞,側墻的反射將會在經歷一定的時間后才會反射回來。因此,讓人聽來便會悅耳。但是在家里的聽音室內,由于側墻的反射回來得過快,就不那么好聽了。曾經試過在鏡像反射點上貼以吸聲材料,并且還在靠近側墻處專門擺放些書架以擴散聲波。不過,究竟應當如何處理還得通過實際的試驗。注意如果想利用強些的側墻反射來增加空間感,還得專門去選購那些離軸響應相當好的音箱。
咨詢方式:
156-9612-0048
QQ : 454360237
E-mail:cqshyx@163.com
地址 : 重慶市渝中區(qū)解放碑德藝大廈19號